#核三公投 #黃士修 #甘崇緯 #反核 #核能爭議 #台灣能源政策 #核三廠 #節電政策 #核電安全 #能源轉型
核三公投倒數 正反雙方交鋒
隨著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登場,中央選舉委員會於8月11日舉辦第三場公投意見發表會,正方代表為「核能流言終結者」創辦人黃士修,反方則由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出席,雙方在核能立場與能源政策上針鋒相對。
黃士修:反核等同反美、賣台、舔共
黃士修在發表會中直言,全球多國已重新擁抱核能,但台灣反核方卻僅聚焦於「核災」與「核廢」兩個議題,忽略核能在能源安全與減碳的貢獻。他更指出:「反核就是反美、反核就是賣台、反核就是舔共。」
黃士修援引多年國際追蹤研究數據,強調福島核災輻射事件未造成死亡或癌症發病率上升,並認為核電廠在結構安全上是最不怕地震的建築。
甘崇緯:節電即可補足核三廠電量
反方代表甘崇緯表示,自己既是工程師,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,不希望下一代承擔重啟老舊核電廠的風險。他指出,自核三廠於2025年5月17日停機除役後,台灣的電力備轉容量率從未低於6%,即使在尖峰時段仍有6.2%,顯示電力供應充足。
他引用經濟部節電計畫數據,指出到2027年,台灣每年可節省206億度電,而核三廠在2023年的全年發電量僅178億度,「光靠節電,就能省下一座核三廠」。
核安與地質風險爭議
甘崇緯進一步強調,核三廠所在地存在斷層風險,且商轉已逾40年,不符合歐盟「綠電標準」,國人不應再承擔潛在核災的風險。他呼籲應理性面對地質科學數據,避免賭斷層不會發生活動,而是應遠離高風險區域,及時停機。
黃士修反駁核廢處理質疑
對於甘崇緯引用歐盟綠電標準批評核電,黃士修反擊,台灣缺乏高階核廢料處置場的原因,正是因為反核團體長期煽動恐懼與反對,導致政策無法推進。
公投辯論持續進行
中選會宣布,「核三重啟公投」第四場發表會將於8月13日舉行,由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與女學生吳亞昕參加。因應颱風可能來襲,若台北市政府宣布停班,將順延至8月14日下午3時舉辦。
如果你需要的話,我也可以幫你把這篇再延伸成更長的深度分析版本,加入國際核能發展趨勢與台灣能源缺口數據,讓它在 SEO 上的排名效果更好,也更有新聞深度。
你要我直接幫你延伸嗎?
發佈留言